摩托车电动化受阻?本田:打败我的不是电池,而是1500块的雅迪!
全行业都在吆喝着电动化,但只有摩托车转型最慢,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效果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本田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规划摩托车的电动化事宜,但即便是全球最大的摩托车生产企业,也无法推动“摩托车电动化”的发展。
因为从用户角度出发,装着内燃机的两轮车叫摩托车,而装着电池的两轮车,最多只能叫“电单车”。
中国乘用车市场,摩托车和“电单车”是有明显区别的。
数据显示,2022年国内两轮电动车销量增幅达到6000万量级,预计今年的销量将会增至6400万量级,这是为数不多持续在增长的代步工具。
电单车销量增幅的原因有两个,一个是便利性,一个是经济性。
电单车不需要任何证件,也不需要复杂的审批流程,适合男女老少,彻底释放了消费者10km半径的出行需求,这是所有人都离不开的基本出行工具。
其次,电单车价格非常低,入门产品数百元,高端产品5000元,可以辐射整个消费市场,无所谓高低端,解决的是基本刚需,并且目前充电设施非常齐全,用户可以做到3-5天充一次电,经济性能极高。
无论是在一线城市还是在五线农村市场,这种价格便宜、便利性强的电单车,早就成为了主流。
而且由于价格便宜,设计更迭速度,这种电单车的更换周期其实很短,长则5年,短则一年就要被用户迭代掉,属于和手机同寿命的消费品,代步工具能够做到这种更迭频率,就意味着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家庭必不可少的产品。
很多家庭甚至不止一台电单车,这为市场挖掘出来了大量的空间。
摩托车其实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阻碍,目前只是在一部分地区有红利,并且从数据端来看,摩托车想要做到增长非常难。
2022年,国内摩托车销量达到2100万量级,下滑幅度高达15%,对应电单车的6000万量级市场让人唏嘘。
的确从产品定位上来说,摩托车的速度、续航要比电单车更快。
但用户的选择是单一的,谁能够解决日常出行痛点,谁就能够成为市场的成功者,根据国内消费者出行半径分析,主流的一二线城市消费者,出行半径其实都在10km以内。
原因是,主流大型城市半径平均下来也只有30km,普通的城市半径只有5km。
市区用户必然会更倾向于电单车,因为便利性强、经济性能明显,无需摩托车。
对摩托车有一定需求的城市主要分为两类,一类是对摩托车包容度极高的城市,比如说西安,摩托车的确会更多一些,另一个则是城乡结合部,出行强度大。
从用户角度来看,摩托车早就不是必需品,所以摩托车企业的电动化转型,本质上不是和汽车一样想要做好碳中和,这些企业的出发点是想要如何提升便利性、经济性,让用户接受自己。
但很显然,至少在中国市场,没有任何摩托车企业在电动化领域,是雅迪、爱玛的对手,这些企业能够将1500块钱的产品做到设计、质量、续航最佳,但本田、铃木的电动化产品,价格至少是四倍以上。
既然都是电动化产品,对于有需求、无品牌信仰的用户来说,必然会有一个疑问:为什么要买这么贵的电动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