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南方名胜古迹历史?

来源: 环球旅程网

一、中国南方名胜古迹历史?

中国南方名胜古迹:苏州古典园林、庐山、福建土楼、黄山、中山陵。

1、苏州古典园林


(资料图)

苏州古典园林,简称“苏州园林”,是世界文化遗产。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,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(4世纪)的辟疆园,历代造园兴盛,名园日多。明清时期,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,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。

16--18世纪全盛时期,苏州有园林200余处。苏州古典园林现保存完整有60多处。其中,拙政园、留园、狮子林等古典园林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

2、庐山

庐山,又名匡山、匡庐,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。介于东经115°52′—116°8′,北纬29°26′—29°41′之间。东偎婺源、鄱阳湖,南靠滕王阁,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,北到长江。长约25千米,宽约10千米,主峰汉阳峰,海拔1474米。山体呈椭圆形,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。

3、福建土楼

福建土楼主要位于福建省漳州市、龙岩市、泉州市境内,包括南靖土楼、永定土楼、华安土楼、平和土楼、诏安土楼、泉州土楼等土楼群。现存的圆楼、方楼、五角楼、八角楼、吊脚楼等各式土楼有30多种23000多座。

4、黄山

黄山: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,世界地质公园,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,国家级风景名胜区,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,中华十大名山,天下第一奇山。

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,有72峰,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,与光明顶、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,为36大峰之一。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,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。

5、中山陵

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,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,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,面积8万余平方米。

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,至1929年夏建成,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06年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,2016年入选“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”名录。

二、中国南方名胜古迹历史事件?

南方长城又称为苗疆边墙,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。明嘉靖三十三年(1554年)始筑边墙70里,万历四十三年(1615年)上起王会营、下至镇溪修建边墙300多里,天启三年(1622年)镇溪至喜鹊营添筑土墙60余里。苗疆边墙全长达430余里。嘉庆二年(1797年)重修镇竿镇边墙190里。1936年,苗疆掀起“革屯运动”,湖南省政府“废屯升科”,结束了在湘西140多年的“苗防屯政”制度。边墙体系被废弃。

南方长城是中国历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筑之一,这段长城是明清王朝对南方苗族镇抚的产物,涵溶了那个时代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现象,构架了那个时代治国方法的精神实质,是研究明清两代对边远少数民族征服统治鲜活的历史史料。

三、名胜古迹的历史?

长治上党门始建于隋朝,后毁于战火。明朝重新复修。

四、历史名胜古迹?

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、万里长城

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,但对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。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,拓宽研究领域,揭示长城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,登上城楼,可以体会到大漠孤城的苍凉,可以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,看到碧波万顷的大海和蜿蜒的长城,景色雄伟。

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二、桂林山水

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,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。两千多年的历史,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。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富饶的文化,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沓来,流连忘返。和风吹拂中的漓江,流云漫漫,风中摇曳的茸茸灌木和小花,远远看去,若美女身上的衣衫,千峦百蟑,尽人眼帘;明月之夜,群峰如洗,江波如练,若置身空灵境界,清远无限。

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三、杭州西湖

杭州西湖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, 杭州市市中心,旧称武林水、钱塘湖、西子湖,宋代始称西湖。西湖是一个历史悠久、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,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潋滟,雨天山空蒙。无论雨雪晴阴,无论早霞晚辉,都能变幻成景;在春花,秋月,夏荷,冬雪中各具美态。西湖不仅独擅 西湖之景山水秀丽之美,林壑幽深之胜,且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、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,把自然、人文、历史、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。

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四、北京故宫

北京故宫,又名紫禁城,位于北京市中心,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,意为过去的皇宫。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,世界现存最大、最完整的古建筑群。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。故宫以显示皇帝的威严,震慑天下。后部内廷庭院深邃,建筑紧凑,东西六宫自成一体,各有宫门宫墙,相对排列,秩序井然,再配以宫灯联对,绣榻几床,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。后苑里有岁寒不雕的苍松翠柏,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,楼、阁、亭、榭掩映其间,幽美而恬静。 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。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,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 越成就。

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五、苏州园林

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,以私家园林为主,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(公元前514年),形成于五代,成熟于宋代,兴旺于明代,鼎盛于清代。1997年被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有“人间天堂,园林之城”的美誉。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,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,有“江南园林甲天下,苏州园林甲江南”的美称。 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,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,为苏州赢得“园林之城”的美誉。

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六、安徽黄山

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(景区由市直辖)。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,有“天下第一奇山”之美称。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》,黄山群峰林立,有七十二峰素有“三十六大峰,三十六小峰”之称,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米,与平旷的光明顶、险峻的最高峰天都峰一起,雄居在景区中心,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,群峰叠翠,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、波澜壮阔、气势磅横、令人叹为观止的的立体画面。

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七、长江三峡

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,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,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,由瞿塘峡、巫峡、西陵峡组成,全长191公里。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,神州山水的瑰宝,古往今来,闪烁着迷人的光彩。长江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,香溪,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,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。三峡的一山一水,一景一物,无不如诗如画,并伴随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。

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八、台湾日月潭

日月潭位于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,是台湾唯一的天然湖,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。湖面海拔760米,面积约9平方千米,平均水深30米,湖周长约35千米。日月潭四周群山环抱,重峦迭嶂,潭水碧波晶莹,湖面辽阔,群峰倒映湖中,优美如画。每当夕阳西下,新月东升之际,日光月影相映成趣,更是优雅宁静,富有诗情画意。

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九、避暑山庄

承德避暑山庄,中国古代帝王宫苑,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。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。始建于一七零三年,历经清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,耗时八十九年建成。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、拙政园、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。一九九四年十二月,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(热河行宫)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二零零七年五月八日,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,取自然山水之本色,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,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。

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十、秦陵兵马俑

1974年在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发现一处地下建筑及陶俑,其位于秦始皇陵园东侧1千米处。这件事震动了世界,这就是被称为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的秦陵兵马俑。这些都显示了秦始皇威震四海、统一六国的雄伟军容,表现了极高的造型艺术,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宝库。1987年,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
五、南方风景的历史?

在大部分人的概念中,长城只可能出现在北方地界。原因也不难理解,就是因为策马飞驰的胡族难以针对驾驭,所以才需要物理限制来加以防范。

且不说在全世界范围内,还真存在有北方人建长城堵南方强敌的案例,就是明清两朝的中国也建造过不少苗疆边墙。虽然长度和高度都比不上北方配置,却也是帝国对治下土司领态度的鲜活写照。

北方长城的用途和印象过于深入人心

直到宋元两朝时期,诸多西南夷都游离于帝国的直辖统治范围。当地世世代代居住着苗、瑶、侗等少数族裔,努力在各自的小天地内维持生存空间。虽然早期的中原王朝就因南方扩展而与之发生冲突,但在非平原、河道等交通线区域外,原来的部族山寨依旧被获准存在下去。乃至皇帝缺乏可靠兵源充军,还经常需要上山亲这些蛮子来给自己撑撑场面。许多帝国的常备部队,也就不可避免的成批使用西南夷武装。

蒙元时期就大量征用苗人等西南夷当兵

但这样的和谐还是谁明朝建立而逐步被打破。由于之前的元朝就喜欢调遣苗人土司作战,所以让坐稳江山的朱家天子感到有所威胁。再加上王朝中央军的迅速退化,就使明朝使用苗人士兵的比例迅速增加,各种蛮横的直接调令就属斯通见惯。最后,许多编户齐民因看不到生活希望而遁入土司领,大大削弱了郡县制力量。这就让明朝在中后期加大了对各类西南夷的压缩力度。甚至经常扶持某个家族去攻击敌对势力,做到以夷制夷的最佳效果。

明朝军队同样需要大量使用苗人

然而,无论是大量调遣或派人弹压,都没能帮明朝有效的掌握苗疆等西南山区。最后只能参考嘉靖皇帝的北方防御政策,花钱在双方的交界处建造边墙,也就是今人所见的南方长城。

南方长城的体积规模都小于北方版本

这类边墙的实际作用,并非用于应付高强度战争,而是将所谓的“生苗”与“熟苗”地区隔开。所谓生苗就是长期坚持原始丰饶,很少与编户齐民世界往来的纯蛮族。与之相对的熟苗,就至少是靠近郡县居住,并向地方官缴税纳贡。由于许多部族之间存在争地盘矛盾,就很容易引发大规模冲突。帝国为了减少这类讨人厌的麻烦,自然期望以大规模工事加以掌控。

正在耕作的明清熟苗农民

因此,这类边墙的高度普遍在3米左右,宽度也是非常有限的2米标准。较之北方长城自然是渺小,但建造起来也并不轻松。因为许多地方的交通非常闭塞,只有小型水系或山路可供通行。但这些南方长城的结构却要向北方同类看齐,势必在成本上就显得不太划算。

六、南方年画的历史?

以乾隆、嘉庆年间最为发达,尤其在工商业经济繁荣的小城镇比较活跃。民间画工还组织了各种行会。主要有壁画、版画、年画等画种。壁画不如前代发达,各地寺庙、道观、宗祠、会馆留存遗迹不,但足以代表时代水平者不多。

民间画像较明代有所提高,在写实技法、表现形式等方面均有进一步发展。存世作品也相当多。版画创作在康、乾时期曾兴盛一时,由官家主持的“殿版”版画,出现了许多宏帙钜制,多由著名画家起稿。典型代表作有焦秉贞的《耕织图》、郎世宁等外国画家绘制的《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》、王翚主绘的《南巡盛典图》以及《皇清职贡图》等。

民间版画也很繁荣,由名画家绘图的木刻画像、画谱,计有数十种之多,著名的有刘源《凌烟阁功臣图像》、上官周《晚笑堂画传》、王概《芥子园画传》、任熊《剑侠传》、《于越先贤像传》、《高士传》和《列仙酒牌》等。同时,在小说、戏曲等书籍的木刻插图中也有不少精品。

金农《佛像图》佛像神情安然飘逸,衣纹用笔粗犷古拙,身后背景以其独特的书法来完成。新颖的构图及劲道的笔力得益于作者深厚的碑刻功底。

清代木版年画最为兴隆,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。制作地区遍及大江南北的一些城镇乡村,并形成杨柳青、桃花坞、杨家埠、绵竹、佛山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年画。

天津的杨柳青是北方的年画中心,初创于明代中期,盛行于清代早、中期,主要继承北宋雕版印刷、宋元明绘画和清代画院的传统。多绘喜庆吉祥题材,内容通俗,画面耐看,构图饱满,色彩鲜明,造型简练,富有装饰性。

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,属于杨柳青年画系统,注重原色,对比鲜明,风格淳朴,更适合广大农村需要。

江苏苏州桃花坞是南方年画中心,产生于明末清初,清初至太平天国时期一直保持繁盛。作品在描绘传统的喜庆吉祥题材的同时,还表现繁华的都市风貌。风格既有仿古的传统面貌,也有讲究透视、明暗的仿西洋画法。四川绵竹年画,始创于明末清初,盛行于光绪(1870~1908)年间,造型质朴、色彩艳丽。

广东佛山年画始于明永乐(1404~1424)年间,盛于清乾隆至抗日战争期间,多绘门画,销行于华南、南洋等地。另外,太平天国政权也重视绘画的创作,在江南的一些地区留有多处壁画遗迹,包括山水、花鸟、人物,著名者有《防江望楼图》等。在年画方面则有《燕子矶》等作品传世。

七、印度南方的历史?

印度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雅利安人与达罗比荼人混血的印度斯坦人,人口较多的则是泰米尔人,泰米尔人是达罗比荼人。

泰米尔人分布在南印度,宗教上信奉印度教湿婆派。

印度的历史,大致来说是:

一、古印度文明,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600年。

二、列国时期,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。

三、波斯、马其顿入侵,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前300年。

四、孔雀王朝,公元前322年到公元前185年,印度历史上第一次统一印度大部。

五、又一次外族入侵,公元前200年到公元300年,其中,吐火罗系的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,与东汉帝国、罗马帝国、帕提亚王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四大强国。

六、笈多王朝,320年到540年,印度历史上第二次统一印度大部,贵霜帝国衰落分裂后,笈多王朝兴起;

七、来自中亚的嚈哒(YAN,四声;DA,一声)人的入侵,六世纪。嚈哒人强悍一时,最后被突厥人和波斯人夹击而亡,印度斯坦人的戒日王国趁势崛起,横跨印度中部。戒日王国兴盛时,玄奘访其都城曲女城,当时的戒日国王曷利沙伐单那,很好地接待了玄奘。后来,唐帝国大使王玄策奉命出使戒日王国,新任戒日王阿罗那孙,居然贪图使节携带的财物,攻杀了整个使团,只有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逃了出来。王玄策逃出后,向吐蕃王国、泥婆罗王国借兵一万,进攻戒日王国。王、蒋二将采取火牛阵的战术,大破戒日军,戒日王阿罗那孙先是逃跑,最终被擒,被缚送长安。此战之后,戒日王国开始崩溃,最终瓦解,王玄策、蒋师仁也凭此一战,名垂青史。

八、北印度拉杰普特人诸国,南印度泰米尔人三大王国。大约在七世纪,北印度兴起了新的势力,即强悍的拉杰普特人,从七世纪中叶直到十二世纪末来自中亚的穆斯林征服北印度,之间的约五个世纪的历史时期,常常被称为拉杰普特时期,因为,这五百年,几乎所有的北印度政权,包括遮娄其王国等等,都是拉杰普特人建立的,直到北印度被来自中亚的穆斯林征服。与此同时,在南印度,九到十一世纪,相当于中国的唐宋年间,出现了几个强大的泰米尔王国,如朱罗王国和潘地亚王国;

九、穆斯林的德里速丹国,1206年到1526年。

十、莫斡尔帝国,1526年到1857年,印度历史上第三次统一印度大部。

十一、英属印度,1857年到1947年,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完全统一。

十二、印度共和国,1947年至今,印度历史上第二次完全统一。

且说在南印度,长期以来,泰米尔人各国一直在发展,包括帕拉瓦王国、哲罗王国、朱罗王国、潘地亚王国等等,其中,三个泰米尔王国先后崛起,分别形成强大的王朝,最先崛起的是哲罗王国,它于四到五世纪崛起,击败了朱罗王国、潘地亚王国等。

第二个崛起的泰米尔强国是朱罗王国,它于十世纪崛起,击败了哲罗王国,哲罗王国因而衰落,朱罗王国则渐渐强大,统一了南印度,之后,它甚至击败了东南亚的室利佛逝王国,侵夺其大量领土,朱罗王朝极盛时,疆域包括印度南部、斯里兰卡岛全部、苏门答腊岛大部、马来半岛大部等等,非常广大。

十三世纪,朱罗王国渐渐衰落,潘地亚王国崛起。

朱罗王国建立于公元前三世纪,灭亡于1279年,时间长达一千五百年。

南印度的泰米尔人的第三个强大国家,潘地亚王国,建立于公元前六世纪,灭亡于1345年,时间长达一千八百年。它强大时,疆域包括印度南部、斯里兰卡北部。

十四世纪时,印度中部的印度斯坦人的维查耶那加尔王国崛起,向南征服了泰米尔人的潘地亚王国。这个中部的印度斯坦人王国,扛过了北方莫斡尔帝国的侵略,一直持续到十七世纪,之后分裂为不同的国家,包括迈索尔邦等等,最终这些邦国都被英国征服。

现在的印度南部,有一些泰米尔邦,而印度以南的斯里兰卡,则是信奉印度教的泰米尔人与信奉佛教的僧伽罗人长期对峙。佛教产生于南亚,斯里兰卡是佛教在南亚的最后阵地,一直保持至今。

八、历史名胜古迹的感想?

在名胜古迹,人会感受到自身与历史的联系,不再是一个漂浮不定无所依凭的孤独而短暂的个体,而是站在时间之河的某个节点上,与过去的人物、故事相连,超越自身寿命的限制跳出自我这一渺小存在,领悟到整个人类、自然的连续性。

九、劳动历史的名胜古迹?

古代的劳动人民,我为你们骄傲,我也为我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,因为这举世闻名的长城使我们中国人所建造的

十、南方名胜古迹英语介绍?

南方名胜古迹

Southern places of interest

相关新闻
z55次(z55)

1、北京--石家庄--太原--长治--洛阳--渭南--西安---天水---兰州。2、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