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 抓党建、聚人才,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放大;共享机遇、提质增效,央地合作持续深化;创新赋能、提质增效,“三篇大文章”落笔稳健;产业升级、区域治理,绿色家底愈加鲜明;城市更新、乡村振兴,基层治理温暖民心……火热的发展实践,不懈的奋斗历程,跃动着蓬勃奋发的盘锦故事,书写着实现振兴新突破的精彩盘锦篇章。u003c/pu003e 即日起,盘锦市委网信办联合人民网辽宁频道,围绕“辽宁全面振兴 盘锦走在前列”,聚焦党建引领和在工业增长、乡村振兴、打造石化及精细化工全产业链、生态文明建设、深化央地合作等五个方面为全省作出突出贡献,推出6篇系列报道,展示盘锦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中走在前列的生动实践,呈现盘锦在打好打赢新时代“辽沈战役”中贡献的积极能量。u003c/pu003e
辽河边,春意浓。
因油而建、因油而兴的盘锦,近年来以“改善农村环境,发展特色产业,建设宜居乡村”为核心,正在争创全域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,随着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同步推进绿化、畅通、碧水等工程,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创建省级美丽示范村82个、美丽宜居村135个,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到87%。在全力推进城市转型乡村振兴的大路上,盘锦奋勇前进。
(资料图片)
盘锦市稻蟹田。盘锦市委网信办供图
曾经斑白盐碱地,现在金黄稻蟹田
“去年,盘锦水稻种植面积已有160万余亩,全是盐碱地改良而成。”盘锦田忠河蟹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忠介绍说:“盐碱土地盐分高,农作物种下去就活不了。”
经过建立和完善灌排配套工程及“泡田洗盐”,有效降低了土壤耕层的盐分含量,盐碱地变成了“米粮仓”。
盘锦市稻蟹田。盘锦市委网信办供图
也是从那时起,稻田地里养起了螃蟹。盘锦光合蟹业负责人李晓东讲解着稻田养蟹的好处:“河蟹在稻田除草、松土、捉虫,排泄物成为水稻的肥料,减少了农药、化肥的使用;稻田为河蟹提供了摄食、栖息的条件,并节约了养殖水面。”
30多年来,李晓东的科研团队突破了河蟹工厂化人工育苗、河蟹土池生态育苗等技术难关,开创了“公司+农户+基地+服务站”的经营模式,带动了当地上万名农户致富增收。
49岁的张海涛种了近30年稻蟹田。“去年水稻亩产1300斤左右,河蟹亩产30斤至50斤,一亩地的收益达到3000元左右,一年要比一年好。”张海涛说。
截至2022年底,盘锦河蟹养殖面积达到172万亩,河蟹产量6万吨,带动从业人员22.6万人,养殖规模在10亩以上的养殖户2.9万户,年产蟹苗15万公斤,盘锦已成为全国最大河蟹种苗生产基地。稻田养蟹也在全国推广普及开来,种养面积超千万亩,累计为农民增收超过500亿元。
盘锦对盐碱地的重塑不止于此,未来,即将出台的《盘锦大米品牌提升工程行动方案》将进一步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,进而统一品种、标准、模式、技术、品牌和监管。同时,还将进一步扩大“红海滩1号”种植面积,制定“红海滩1号”蟹稻共生种养殖标准,以北京为主要目的地进一步拓宽专供市场,共同推进“盘锦大米”品牌优势重塑。
年轻人回村种柿子,打开村民“致富梦”
穿过一片稻田,郭佳明正在自家的蔬菜种植大棚里调试新设备,可以远程监控病虫害和土壤温湿度。
这个2015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的年轻人,在外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回到大堡子村创业。大棚里,经受光热洗礼的碱地西红柿逐渐转色,饱满紧实。
盘锦当地种植多以水稻为主,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偏少。“最开始,支持我的人不多。”郭佳明说。可即使这样,在一望无尽的盐碱地上,西红柿,冒出了芽。
郭佳明与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建立合作,不仅研究改良了碱地西红柿种植技术,还带动100余户菜农搞起了合作社。在每一个环节,郭佳明都手把手地教给菜农种植技术。在他的努力下,当地的碱地西红柿从低产到高产,种植面积逐渐扩大。如今,在大堡子村,有300余个大棚,近800名村民种植碱地西红柿,2021年村民平均收入达3万元。
“我觉得我的事业应该在农村。现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很完备,新技术也有用武之地,靠科技种田,可以带动乡亲们致富,这样农村才更有希望。”郭佳明说。
产业兴旺鼓起了村民的腰包,大堡子村也开始更加重视精神生活,加快优化人居生态环境,让村子“靓”起来,焕发新的生机。
走进大堡子村,在成行的大棚之外,令人赏心悦目的还有干净的街道和整齐的村舍,每家每户门前都种植着各类花草果树。除了洁净,村里的各类服务设施不断增加,村民广场、5G网络、新能源车充电桩……
在盘锦市,像大堡子村这种干净整洁、鸟语花香的“田园式乡村”并不是个例。几年来,盘锦市完成乡村植树24.5万株,建设园林新村24个,美丽庭院覆盖率达到40%以上。
与此同时,遍布乡村的农家书屋为乡村文化振兴锦上添花。盘锦市2019年启动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度融合试点工作,经过三年的建设,目前全市已建成281个农家书屋。
在农家书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深度融合过程中,农家书屋服务功能不断丰富,实现了从“建书屋”向“种文化”,从“传知识”到“育新风”的转变——农家书屋不再是无法移动的文化阵地,而是升级成为服务“三农”的有效载体。农家书屋真正“活起来”“动起来”“火起来”。
环境美,游客多,村民变身民宿主
院子门前,牵牛花爬了满墙,独特的徽派房屋,富有浓郁乡村色彩的农家院、无不散发着美丽乡村的气息。
王家街道石庙子村。盘锦市委网信办供图
门旁的果树吐露新芽,几名游客在树边合影,自拍杆伸得老长。三月伊始,大洼区王家街道石庙子村就热闹起来。城里来的游客有的在温室大棚里采摘新鲜蔬菜,有的拿出手机对农村院落的房前屋后录个不停。
石庙子村以盘锦特有的稻米文化为主旋律,开展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民宿。村民陈红就成为了民宿老板,陈红说:“现在村里通了燃气、自来水,随时能洗热水澡,游客更愿意来了,来了就更愿意多住两天了。”
石庙子村民宿。盘锦市委网信办供图
曾家村的孙艳春烧得一手好菜。前些年,曾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,一直在外打工的他回家办起了民宿。“以前,这事想都不敢想,对着臭坑塘,厕所、洗澡都在屋外,一出门垃圾袋满天飞,谁家一泼泔水,鸡鸭溜达着全凑过来,城里人谁能爱来?”
环境好了,来村里休闲旅游的客人越来越多,逐渐转化成乡村产业发展、农民致富的综合优势,认养农业、民宿产业、乡村旅游等农村新业态在盘锦蓬勃发展起来。每逢“五一”“十一”旅游旺季,孙艳春家的房间都是爆满,他和妻子不得不把自己的房间腾出来,在后院搭帐篷住。孙艳春说:“即使平常日子,住宿的不多,一周也要接待四五拨饭局。”
目前,盘锦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、深度开发。目前全市已有10个3A级旅游村,民宿及农家乐床位达8600张。
游客在稻田画里合影。盘锦市委网信办供图
作为辽宁省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市和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市,盘锦市从2014年开始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公共服务水平,全市农村新建黑色路面4300公里;取缔院外旱厕,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%以上;农村24小时供水覆盖率达到100%;引导具备实力的燃气企业在农村推进燃气工程,确保燃气管网覆盖率达到100%。
这只是盘锦乡村振兴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。昔日的盐碱地,现在的“稻蟹乡”;曾经的普通乡村实现了“颜值”和“气质”的双提升;村民变身民宿老板,年轻人积极回乡创业。
盘锦正在用实干和智慧将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变为生动实践。